新华社合肥5月2日电(记者朱青 马姝瑞)当亲戚朋友们为中国举世瞩目的大科学装置“人造太阳”实现1亿摄氏度运行的新闻惊叹时,他们没想到沈旭,那个家里不太说话的小伙子,和“人造太阳”会有什么关联。
在他们的印象里,沈旭始终都是个“勉强有书读,还好有工作干”的普通焊工。然而,正是沈旭和成百上千位如同他一样的中国“超级焊工”们,用超越想象的高超工艺和精湛技术,将包括“人造太阳”在内的世界顶尖科学家们的理论设想一一付诸现实。
休闲西装、牛仔裤、细边眼镜,33岁的沈旭看起来文质彬彬,完全不像一个焊工。事实上,他和同事们也确实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焊接工人,他们不但是焊接专业硕士,还是受到认证的“国际焊接工程师”。
沈旭所在的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中心,正是我国“人造太阳”自主设计研制的地方。简称为EAST的“人造太阳”又名“东方超环”,是国际磁约束核聚变最前沿的实验装置,也是世界上首个非圆截面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
在面临能源?;牡毕?,人类未来的命运聚焦在寻找更加持久的清洁能源上?!叭嗽焯簟钡目蒲勘晔侨煤K写罅看嬖诘碾碗霸诟呶绿跫?,像太阳一样发生核聚变,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2006年9月,中国自主设计建成了EAST,十余年间,经历了多轮改造升级。2009年进入研制中心工作的沈旭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大量参与了EAST装置的研制工作。他也伴随着“人造太阳”的不断突破,完成了一个普通焊工到工程师的成长和蜕变。
“EAST里面的部件基本上都是我们制作或者参与研发的,并且做了很多维修和意外维护工作,保障EAST的正常运行?!鄙蛐袼?。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刚在谈起EAST时曾骄傲地说:“现在这个装置里几乎每一个部件都是我们自己做的?!痹谖奘蒲Ъ液拖裆蛐褚谎墓こ淌γ且挂约倘盏毓ぷ飨?,中国在开发核聚变能的道路上,才最终得以成为领跑者。
2016年4月,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将自主制造的关键部件离子回旋天线交付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用于建设托卡马克装置WEST。这是中国首次向国际输出达到核标准级(国际业界最高标准)的核聚变关键部件。
在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时刻,前来交接的法国原子能委员会代表加布里埃尔·菲奥尼在交付仪式上满怀情感地说:“离子回旋天线的制造,需要长度很大、难度极高的无缝焊接技术来实现,中国的焊接工人们手工完成了这一无法想象的工作,因此,科学的荣耀不仅仅属于伟大的科学家们,也同样属于那些伟大的中国焊工们?!?/p>
虽然没有参与这一项目,但沈旭对这一对焊工工作的评价表示:“荣耀没想过,我就是喜欢挑战,挑战每个独一无二的难关,喜欢那种在路上的情怀?!?/p>
沈旭所说的“情怀”,大约是他身后墙壁上挂着的一个又一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证书,也是他拒绝的一个又一个猎头发来的高薪邀请,是他说“能与科学的进步联系在一起,能为国家科技进步贡献力量”时的羞涩与坚定。
“在这里,每一个项目都是为科学装置制造的独一无二的设计,把科学家的设想变成现实,挑战是无穷无尽、超越想象的,但是当你真的把不可能的东西做出来了,成就感也是无可比拟的?!鄙蛐袼?。
沈旭把焊接这个工作称为“工业裁缝”,在他眼中,这门可以将各种材料以匪夷所思的方式接合的技术,做到极致可以成为“艺术”。
沈旭最难忘的是作为焊接负责人承担国家重大科学装置、中科院高能所散裂中子源-反射体插件铝容器焊接任务。
“铝合金筒体厚度达到40毫米,直径为1米,焊缝总长度为20米!”沈旭说,“除此之外,铝容器内部装有三四吨金属部件,导热极快?!?/p>
整个工作持续了近3个月,由两名焊工交替手工完成?!凹词勾髯攀奘痔?,也无法隔绝数百度的高温,一个人只能焊几分钟就得换人,手烫得受不了?!鄙蛐袼?。
沈旭依然在追求更多的挑战与进步。他刚刚提交了攻读博士学位的申请,“想在焊接领域更深入地做一些事情?!彼ψ潘?。此外,他还在参与筹备特种焊接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
“我想把以往焊接方面的经验归纳总结出来,为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的建设贡献绵薄之力?!蹦昵岬纳蛐袼?。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